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24章(2 / 3)

自那先前甄家四爷外室没了之后,王熙凤夫妻的关系就愈发冷淡,宛如仇人相见一般,如今连带着巧姐也不被喜欢。

&esp;&esp;王熙凤惹了一肚子气出来,又听说黛玉被圣上嘉奖的消息。

&esp;&esp;她当下只有一个女儿,历来又好强,如何不想为巧姐也如此谋划。

&esp;&esp;“瞧见林家了吗?”王熙凤咬着牙,对平儿道,她眼中燃烧着不甘的怒火:“往后我也要给我家巧姐那样的牌面,只恨我不能去科举挣功名。”

&esp;&esp;凤姐紧紧握着帕子,指甲都几乎要陷入掌心:“平儿,你看那林姑娘写的文章,比你们家爷好不知多少?”

&esp;&esp;王熙凤纵然不太会写文章,但是会看文章,上一回甄家四爷又不中,都把怨气发在王熙凤不贤之上。

&esp;&esp;王熙凤却暗里嘲讽甄家四爷自己无能,写的文章连黛玉也比不上,名落孙山是应当的。

&esp;&esp;平儿只能识得几个字,对于文章之类不太懂,见凤姐忧愤,只能在旁劝她珍重身子,将来好为巧姐谋划。

&esp;&esp;黛玉得了圣上嘉奖后,行事愈发方便。

&esp;&esp;原先江南才女们多以诗词为重,如今科举文章却流行起来。

&esp;&esp;金陵几大书院定期就有文章展示,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。

&esp;&esp;书院内,学子们济济一堂,讨论着文章的优劣,气氛热烈非凡。江南习文的风气愈发浓厚。

&esp;&esp;第二年开春,柳树抽出了新芽,桃花也开得正艳之时。

&esp;&esp;黛玉迎来了一位等候已久的贵客。

&esp;&esp;“你可算来了!念的我好苦!”

&esp;&esp;黛玉快步迎上去,拉着探春的手,眼中满是喜悦。

&esp;&esp;“你哪是念着我,怕是念着大家给你预备的生辰礼吧!?”

&esp;&esp;探春眉眼含笑,打趣道。

&esp;&esp;黛玉上下打量着探春,发现她比分别之时长高不少,愈发亭亭玉立。

&esp;&esp;两人上了马车。

&esp;&esp;探春有许多话想和黛玉细说,尤其是在家中预备婚事不能同行的湘云:

&esp;&esp;“云丫头来不了,送我的时候还哭呢!哥哥们知道我能来,也羡慕得很,他们也想来,可老太太不让。”

&esp;&esp;湘云明年就要出嫁,史家岂会容她乱跑?

&esp;&esp;光是想想,黛玉都能知道湘云得失落成什么样。

&esp;&esp;“原本这样的场合,最不能缺了云丫头的。”

&esp;&esp;黛玉无奈地笑了笑,眼神中透着一丝感慨:“圣上愿意褒扬,是因为我乃女儿身,纵使多夸几句,大约觉得身为女子也成不了多大气候,还能压一压苏大人那边的气焰。”

&esp;&esp;探春点点头,神色变得严肃起来:“这回苏大人家那位公子也下了江南,是以老太太才不让他们来的。”

&esp;&esp;苏大人家的公子一到江南,立刻成了江南一等一的风流人物。

&esp;&esp;他容貌昳丽,文章笔墨出众,诗词歌赋、丹青俱佳。

&esp;&esp;就连秦楼楚馆的放纵,都被视作另一种潇洒,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&esp;&esp;黛玉早就看过他的文章,不得不承认,此人文采上确实有过人之处,至于传言中的容貌,黛玉从未见过,暂且不予置评。

&esp;&esp;四月的江南,天气愈发炎热,蝉已经在枝头鸣叫,人也开始有些犯懒。

&esp;&esp;贾敏正计划着端午时节领着姑娘们办个活动,正好知府夫人、苏家夫人等也有这个心思,便请了贾敏去商议。

&esp;&esp;可惜黛玉就是犯懒那一个,她懒得跟着母亲去,听那些夫人们的恭维,然后又是媳妇常、婚事短的试探。

&esp;&esp;刚好家里有客人,黛玉名正言顺和客人探春一起在家里躲懒。

&esp;&esp;两人在水榭中乘凉,水榭建在池塘之上,四周环绕着荷花。

&esp;&esp;水面波光粼粼,荷花零星开了一两朵,微风拂面,带着一丝的清香。

&esp;&esp;暮雨小跑着往水榭那头跑过来,神色慌张,额头上满是汗珠,脸色也红了:“不得了不得了,姑娘!苏大人家的儿子,被打死了!”

&esp;&esp;黛玉刚打开鱼食盒,听到这话又把盖子合上,秀眉微蹙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:“苏家在江南也算名门,怎么就被打死了?什么人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